今年,“新中式”成为流量密码。山东曹县马面裙卖“疯”了,今年前两个月实现销售额近5.5亿元。电商平台上“新中式”服装销量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汉服融入日常穿搭……这些“新中式”服装面料,七成以上来自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在柯桥的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的汉服面料专营区,集聚了上百家经营户。在各个门市部内,马面裙、盘扣外套、刺绣衬衫等样品服装散发出独特的韵味,吸引不少采购商驻足挑选。
在绍兴妍锦纺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妍锦纺织”)的门市部内,来自宁波的二级批发商邬女士在挑选马面裙面料。“我们原先做的都是时尚风格,今年跟着市场风向走,想在市场里淘到好的货源。”邬女士说。然而,她一连问了几款面料,供货周期都很长。
“现在的市场上,爆款往往意味着断货,工厂订单排长队。”妍锦纺织相关负责人施秀华说,公司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部分年前的订单还没做完。妍锦纺织原先做窗帘生意,去年观察到“新中式”的风口,得益于相通的提花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始转换赛道。从一开始的工厂接单,到今年年初门市部开业,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元老”企业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力。绍兴创丹纺织品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国风面料已有10年,有设计团队,面料品类齐全,门市部内挂满了各种传统纹样的织锦缎、绸缎、雪纺等。“之前,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做汉服、旗袍的商家,如今很多服装企业涌入,将传统国风面料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成‘新中式’,客户群体一下子拓宽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许佳丹说,公司每天出货三四千米,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
国风浪潮的汹涌绝非偶然,已酝酿多时。始终走在市场趋势前沿的中国轻纺城,早就嗅探到了这股风潮。在两三年前,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推出过多场国风面料主题云展。去年,轻纺城集团联合市场一楼、二楼拓展出近2000平方米汉服面料专营区,通过集群发展,培育、壮大小品种面料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专营区刚开始只有30余家,如今已有100多家了。”中国轻纺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专营区外,还有众多专注于做女装面料的经营户在原来产品线中增加国风系列面料。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新中式”服装市场,定价混乱、品质良莠不齐、货不对版等乱象已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在“流量”退去之后走得更远,是不少轻纺城经营户正在思考的问题。
“品质是生存的根基。企业只有坚持做好原创设计,抓牢品质、做强口碑,才能长期生存下去。”在国风服装面料领域已做了10年的许佳丹显得格外淡定。
“新人”施秀华也在持续探索品质化路线。“我们的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目前已经有了一支长期合作的设计师团队。接下来,公司将依托自身的优势不断更新产品,找准自己的特色。”施秀华说。
柯桥区政府在全力扶持轻纺城商户的汉服面料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力。“衣裳雅韵”2024年汉服新品面料发布秀近日在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举行,许佳丹和施秀华携30套“新中式”服装亮相。
“接下来,公司将陆续举行发布秀、对接会等活动,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给经营户打造更多推广平台,协助经营户开拓市场和客户。”中国轻纺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去年以来,中国轻纺城集团启动“优质经营户回归”行动,以“划行归市”和“专营区”引育为主线,丰富市场业态,优化市场布局,打响专营区的知名度,将小众品类打造成柯桥纺织产业新的增长点。
(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