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恒逸一体化项目
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本报讯 (记者 同黎娜)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石化”)旗下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恒逸”)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大型设备日前举行了首吊仪式。
该一体化项目位于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将分两期建设,每期建设年产60万吨聚酰胺产能,产品包括高端锦纶、工程塑料及薄膜等,覆盖多个应用领域。
记者了解到,该一体化项目应用了恒逸石化自主研发的气相重排技术。该技术的原子经济性达到100%,完全不副产硫铵,具有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等特点。项目运用了国内首套己内酰胺、锦纶一体化设备,是全球应用气相重排技术中拟建规模最大的项目。
同时,项目全流程制备均采用行业先进的单元技术及优化的技术组合,所有生产要素、能源均实现全流程、全量配套,产品的能耗及物耗均大大降低,且通过产业链一体化,有效降低了合成氨、液氨、双氧水、环己酮等原材料的生产成本。项目主要原料苯由文莱炼化项目直接提供,有利于恒逸石化实现精准的成本控制,平抑上游原料端带来的价格波动,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据了解,此次完成首吊的氢氨项目变换气洗涤塔长86米、重676吨,是广西恒逸最重的设备。氢氨项目变换气洗涤塔完成首吊,意味着该一体化项目进入设备安装、工艺配管的实质攻坚阶段。
该一体化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延伸恒逸石化芳烃下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其一体化产业布局也将进一步完善。
仪征化纤
年产300万吨PTA项目投产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仪征化纤”)年产300万吨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日前正式投产。
此次投产的300万吨/年的PTA装置,是全球单体产能领先的PTA装置。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石化重点工程和江苏省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
项目采用了行业领先的短流程、智能化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7.5%,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同时,项目采用绿色化生产工艺,能耗、物耗、吨产品“三废”排放指标均为行业领先,助力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仪征化纤)
恒申安科罗
福州工厂奠基
本报讯 恒申集团旗下恒申安科罗福州工厂奠基仪式4月14日在福建长乐举行。
恒申集团旗下的福建恒生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此前与德国Feddersen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安科罗完成股权结算,并收购了安科罗工程塑料(常州)有限公司51%的股份。德国安科罗公司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在国际高端工程塑料行业享有盛誉,是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汽车企业的供应商。
工程塑料是己内酰胺在下游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此次收购,恒申集团在己内酰胺下游工程塑料领域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恒申安科罗是我国首家以聚酰胺为基础进行产业链整合的高端工程塑料企业,致力于为国内工程塑料关键市场提供全面整合的开发和解决方案。恒申安科罗福州工厂将分期建设年产10万吨的改性工程材料生产基地,引入ICX创新改性与挤出技术,将推动我国新材料领域特别是高端工程塑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恒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常州到福州,恒申安科罗始终致力于打造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典范。今年是恒申集团发展规划3.0版本的开始。恒申安科罗福州工厂的建设,标志着恒申集团福州产业链向工程材料领域进一步延伸,有效助力其产业链与创新链同频共振,加快推进恒申集团国际化战略布局。(通讯员 叶燕芳)
宁波材料所M55X型碳纤维
获得专利技术授权
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申请的专利“一种高强高模高延伸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近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通知书。
高强高模碳纤维具有高比模量、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等系列优点,是卫星和航天器的主体结构、功能结构和防护结构等领域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
在该项专利技术中,宁波材料所通过将丙烯腈和共聚单体溶液聚合,得到纺丝原液;采用湿法纺丝,将纺丝原液经凝固、水洗、热水牵伸、上油、干燥后,再经蒸汽牵伸和热定型,得到沸水收缩率为5%-6.8%、断裂伸长率为9.5%-11%、拉伸强度为4.7cN/dtex-5.9cN/dtex的前驱体纤维;将前驱体纤维经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和超高温石墨化制备,得到拉伸强度≥5GPa、拉伸模量≥540GPa、断裂伸长率≥0.9%的碳纤维。
2016年1月,宁波材料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国产M55J级高强高模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经过技术验证、批量稳定化制备、预浸工艺评价等,逐渐形成了自主牌号CNIQM55(M55J级)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此后,CNIQM55碳纤维实现了在临近空间无人机中的应用。
宁波材料所此次研发的M55X型碳纤维,是在此前CNIQM55产品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纤维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进一步优化。(碳纤维及其复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