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滕卉荣
老字号品牌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是各地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近期,新一批中华老字号以及各地区老字号的认定让人们的目光又投向了一些丝绸品牌。新时期,丝绸老字号企业怎样才能保持品牌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中挖掘时尚
带有浓郁“中国风”的丝巾、床品,具备美容功能的枕套、睡衣,各类时尚新颖的发帽、发圈……在日前举行的法国巴黎服装服饰及面料博览会上,“中华老字号”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染坊公司)的数百种产品,以优质的面料、独特的设计和精细的做工,赢得了观展客商的一致好评,仅3天时间便与几十家国外客户达成合作意向。
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佳”)旗下品牌迎春花近日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悠久的历史,成功入选江苏老字号。
华佳用半个世纪缫出了超出国家6A标准质量的“迎春花”牌白厂丝。“迎春花”是华佳集团于1996年推出的第一个天然蚕丝品牌,也由此开启了企业品牌拓展之路。多年来,华佳坚持走“中高端”和“时尚化”品牌路线。6A级以上的“迎春花”牌白厂丝以及有机白厂丝长期给爱马仕、香奈儿等国际奢侈品品牌供货。
“迎春花品牌的成功入选,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无限可能。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过时和落后,相反,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去传承、去创新,传统文化就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华佳董事长王春花说。
“2024年,我们要重点打造迎春花品牌,向国际高端市场进军。”王春花说:“我们对标香奈儿等国际高端品牌,将为25岁-50岁的目标人群设计推出时尚、有个性的女装高定服饰,让高雅、时尚、优质的丝绸产品走向世界。”
诞生于1926年的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欣丝绸”)金三塔品牌,通过一步步焕新、重生,成为新一代消费者喜爱的品牌。金三塔品牌近年在传承老字号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引入新的概念,打造国潮新时代下的“时尚真丝”,在守正中留住特色。
嘉欣丝绸成立了金三塔品牌创意设计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不断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在图案风格上,融合嘉兴地方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跨界联名敦煌非遗IP、二次元IP等方式,焕活丝绸文化新生力。在功能上,利用桑蚕丝天然属性,融合科技元素开发的玻尿酸养肤、随心裁、锁温黑科技等产品获得市场热捧。2023年,金三塔技术研发中心基于数字化全域营销体系,精准定位客户偏好,致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东方有礼”高端礼品定制服务。
“展望未来,金三塔将继续秉持百年匠心,以丝绸为载体,传承中华文化,创新时尚潮流,书写老字号品牌的新篇章。” 嘉欣丝绸董事长周国建说。在未来的发展中,金三塔将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品牌时尚化、网络化、绿色化道路,将老字号品牌继续发扬光大。
直面“成长的烦恼”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老字号面临的困境也有目共睹:一些丝绸老字号当前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高认知度,低认可度:提起品牌大家都知道都了解,但真正有购物欲望或者购买时能想起这个品牌的消费者不多,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有些老字号战战兢兢,左右为难,一方面怕丢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砸了招牌而不敢迈步;另一方面,怕投入财力人力物力尝试创新后,不对市场口味,让企业的生存更为艰难。
“多数老字号规模较小,融资渠道狭窄,长期面临设施设备、技术手段、品牌营销模式得不到及时更新升级等问题,创新能力捉襟见肘,无法适应日益变化的现代国潮消费市场。”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说。
不仅如此,目前一些丝绸织造技艺正受到电子织造、数码印染等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强烈冲击。
杭罗传统织法——水织法需要全流程手工制作,目前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实至名归的“国宝”。杭罗非遗技艺传承人邵官兴介绍,虽然杭罗受到许多国外消费者青睐,但目前的现状是人才断代,生产力不足,产量跟不上。
手工织制产量不足,使用机器织造又存在弊端。“手工云锦妆花,能在局部挖织,通过通经断纬的技法,表现出逐花异色的效果。机器织品,纬线上缺少变化。”南京老字号裕豐祥云锦织造大师戴健说:“我们不愿放弃人工织法和技艺,因为注入思考与情感的创作与技法,才是云锦的精髓。”
而真正令丝绸老字号头疼的问题是招人难、留人难。企业人才存在缺口,尤其是特殊手工技艺人才缺乏,而这些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沉淀,很难靠“抱佛脚”解决。一方面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又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丝绸老字号能否延续辉煌的核心问题。
而导致出现人才缺口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老字号企业往往集中于某个区域,人才构成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不利于吸引外来的创新型人才;二是工序复杂、出师缓慢,致使年轻人不愿传承;三是有些丝绸老字号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管理阶段,忽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接班人才的培养。
“六合丝厂起点高、荣誉多,但是一度也面临发展的难题。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纺织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不到几个钱。” 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纺织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王丽说,无论是新型布料对丝纺市场的冲击,或是机器老旧跟不上市场需求,归根到底是技术人才“断代”,缺少创新。
面对存在的种种问题,丝绸老字号纷纷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多维度创新“打法”
老字号焕新,关键在于创新。
“成功没有捷径,企业保持生命力的秘诀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加快传统企业发展速度,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嘉欣丝绸总经理徐鸿介绍,近几年,嘉欣丝绸年均研发投入超过5000万元,近3年对设备技改投入累计超过8000万元,还投入约1.6亿元建设了智能仓储物流大楼。
时代的变迁并未让老字号品牌止步不前。他们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创新发展,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淄博旅游业的发展,大染坊公司携手海岱楼钟书阁推出联名丝巾和手帕,将淄博新晋网红地标融入产品设计,亲民的价格和有效的推广让该产品一跃成为热销文创产品,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我们深入挖掘丝绸等淄博文化精髓,融合传统纹样和吉祥图案,结合流行色彩,将传统织造技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兼具文化底蕴和时尚魅力的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青睐。” 大染坊公司总经理张晓光说。
近年来,万事利集团通过盛会经济、佳节营销、廿四节气营销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跨产业、跨地域、跨行业的跨界合作新模式。企业与故宫文创、西湖龙井、杭府名扇王星记、永丰源国瓷等众多老字号产品联名合作,打造了一批批独具东方特色和江南韵味的国潮文创产品,刷新了现代消费者对传统丝绸的认知,更让联名双方的文物和产品都“火”了起来。
随着电商的崛起,老字号金三塔敏锐抓住市场变化趋势,大力发展电商业务,金三塔真丝内衣家居服产品销售全国领先,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品类销售名列前茅,市场占比超过10%,成为为数不多的KA(重点客户)商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拥有162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瑞蚨祥,近年来的创新“打法”是通过品牌宣传,调整运营模式,更新产品来顺应新消费时代。
瑞蚨祥借助婚博会、服贸会等大型展会来传播品牌文化和传统技艺。例如,在婚博会上进行产品展示,发布新面料、新产品,并由高级婚庆礼服专员提供专属服务,满足顾客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瑞蚨祥还借助社交媒体,以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传播品牌文化、服饰制作工艺,目的是从线上引流,吸引顾客来线下门店进行沉浸式体验。
针对年轻客群,瑞蚨祥推出了“减龄”的产品。瑞蚨祥一款名叫“锦鲤”的上装,颜色清新亮丽,富有光泽,既有传统特色又年轻时尚,衣服上的盘扣别致精巧,色彩和谐,成为设计的点睛之笔。瑞蚨祥的夏日苎麻系列设计简洁明快,显然是投年轻人所好。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夏岚坦言,老字号要发展,必须摈弃 “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旧观念。“我们得走出去传播品牌和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瑞蚨祥在做什么。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此外,还要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我们这个团队。” 夏岚说。